出师表阅读答案
在学习和工作中,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,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,掌握答题技巧。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出师表阅读答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出师表阅读答案1【甲】出师表
诸葛亮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【乙】史记.管晏列传
司马迁
桓公①既立,使鲍叔牙②为宰相。辞曰:“若必治国家者,则其管夷吾③乎。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。”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:“寡君有不令之臣,在君之国,欲以戮之于群臣,故请之。”庄公使束缚,以予齐使。齐使受之而退。比至,三衅④三浴之。桓公亲迎于郊,而与坐而问焉。遂以为相。
[注]①桓公:即齐桓公,春秋五霸之一。②鲍叔牙:人名,齐国大臣。③管夷吾:即管仲,春秋时齐桓公任用其为国相,他最终协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。④衅:以香涂身曰衅。
1.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。
①先帝不以臣卑鄙:
②以予齐使:
2.下列句子中的“之”与例句中的“之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)
例句: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A.欲以戮之于群臣
B.咨臣以当世之事
C.送杜少甫之任蜀州
D.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
3.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(1)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
(2)桓公亲迎于郊,而与坐而问焉。
4.甲文中的“先帝”与乙文中的“桓公”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,有什么共同的特点?
5.使用选文中诸葛亮和管夷吾的相关事迹,最适合证明下面的哪个观点()
A.人应该学会谅解。
B.人应该知难而退。
C.人应该知恩图报。
D.人应该谦虚谨慎。
参考答案:
1.(1)身份低微,见识短浅 (2)给,交给
2.B
3.(1)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您的职责和本分啊。
(2)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归来,并与他座谈,向他询问治国的方法。
4.他们同样都很重视人才,礼贤下士,知人善任。(意思对即可)
5.C
出师表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【甲】【乙】两篇文言文,完成后面题目。
【甲】《出师表》6-7段
臣本布衣,躬耕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虑,恐付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;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甲兵已足,当奖帅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: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依、允等之任也。
【乙】《后出师表》节选
先帝虑汉、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贼也。以先帝之明,量臣之才,故知臣伐贼,才弱敌强也。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。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是故托臣而弗疑也。臣受命之日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;思惟北征,宜先入南: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,并日而食。——臣非不自惜也,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,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。而议者谓为非计。今贼适疲于西,又务于东,兵法“乘劳”:此进趋之时也。
1.解释下面划线的词。
先帝以驱驰( )
庶竭驽钝( )
量臣之才( )
适疲于西( )
2.选出划线词意思,用法相同的一项( )
A.咨臣以当世之事/辍耕之垄上
B.不求闻达于诸侯/今贼适疲于东,又务于西
C.并日而食/环而攻之而不胜
D.先帝不以臣卑鄙/故托臣以讨贼也
3.把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。
(1)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用甲乙两文段中的原句概括诸葛亮出师的原因和理由。
①_____________;②_____________;③_____________。
5.在当代中国,有人偏重于“逆向思维”,把历来受人尊重的孔子、诸葛亮、李白等人都“水煮”了,说诸葛亮是“中国最虚伪的男人”。这样对历史人物的歪曲,你一定有话要说。请你公正地对诸葛亮作点评价,并说说理由。
我认为诸葛亮是_____________。因为_________________。
参考答案:
1.奔走效劳;比喻才能平庸;衡量;恰好
2.A
3.(1)在乱世之间(只求)苟且保全性命,(从)不奢望在诸侯那里有名望而先达。
(2)坐着等待死亡,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?
4.①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。
②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。
③今贼适疲于西,又务于东。
5.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、有远大抱负、对主公忠心耿耿的人。因为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,一手掌控赤壁战场,把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扶上九五之尊,七擒孟获,六出祁山,为国家倾尽心血。
出师表阅读答案3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允之任也。< ……此处隐藏8735个字……_____________
4.本文是奏章,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,提出修明政治、兴复汉室的主张。可谓分析透彻,情理交融,言辞恳切。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5.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,请写出与“表”相关的诗句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参考答案:
1.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,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“内修政理”。历史上,刘禅昏庸,宠幸宦官,对于朝政,诸葛亮事无巨细。此次出征,他必然为国政忧虑,所以重在提建议,荐人才。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,有利于出征北伐。
2.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,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。使所进忠言“直而不肆”,得体而恳切。
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,“以光先帝遗德”完成“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。”
3.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写。
4.全文以议论为主,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,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。论述切中要害、分析透辟,针对性强;寓情于义,情理交融,言词恳切,说服力强。叙事,寓情于事,委婉动人,感情真挚。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,讲身世,谈经历,都是为议论服务,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,更能使人信服。
5.“略”。
出师表阅读答案14阅读《出师表》节选,完成下面各题。
①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②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,而忠陛下之职份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1.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。
(1)先帝不以臣卑鄙 ( )
(2)由是感激 ( )
(3)夙夜忧叹 ( )
(4)庶竭驽钝 ( )
2.下面各组中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
[ ]
A.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
B.忘身于外 敌国外患者
C.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
D.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
3.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。
我的译文: ____
4.诸葛亮始终以“报先帝,忠陛下”为职分,在心理上体现为: ;在行动上的体现为: ; 在打算上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是: 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摘录原文词、句回答)
5.阅读下面《隆中对》节选,完成文后问题。
由是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。因屏人日:“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,主上蒙尘。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大,而智术短浅,遂用猖獗,至于今日。然志犹未已,君谓计将安出?”
①《出师表》中的哪句话与这段话是相照应的?
我的解答:
②有人阅读完《隆中对》后拟一上联,请你根据对《出师表》的阅读理解对出一下联。
上联:《隆中对》刘玄德问计;
下联: 。
参考答案:
1.(1)身份低微,出身低下;
(2)感动激奋;
(3)早;
(4)希望。
2. B
3.我本来是个平民,在南阳亲自耕地,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,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。(意思对即可)
4.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;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;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
5.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。
②《出师表》诸葛亮抒忠。(能用对仗并能反映文章情感内容即可。)
出师表阅读答案15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【小题1】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。(4分)
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
③夙夜忧叹 ④ 斟酌损益
【小题2】 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。(4分)
【小题3】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“报先帝而忠陛下”的具体原因。(3分)
【小题4】读了此文,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?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发。(4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答案:
【小题1】亲自 亲身 因为 早 除去
【小题2】(1)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,不谋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。
(2)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,铲除奸邪势力,兴复汉朝王室,迁回旧日国都。
【小题3】先帝三顾茅庐 先帝临危委重任 先帝临崩寄大事
【小题4】围绕“衷心、诚信、责任感、使命感、知恩图报”等来回答即可。
解析:
【小题1】
试题分析: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,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,比如本题中的“躬”“损”“以”皆是多义词,要注意判断。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。
考点: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
【小题2】
试题分析:先了解句子大意,准确解释关键字词,最后要疏通句子。第一句要注意倒装的结构,翻译时要把“于”后面的内容放在前面来,第二句要注意其中“驽钝”的比喻义,“奸凶”是形容词当名词“奸凶之人”讲。
考点: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
【小题3】
试题分析:了解文章内容,从先帝如何对待诸葛亮这个方面来分析理解诸葛亮的“报恩”之心和“兴汉室”之志。
考点: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。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。
【小题4】
试题分析:从诸葛亮知恩图报、尽职尽责、事事关心等方面来理解谈及为人诚信做事认真这方面的感想。
考点: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。能力层级为探究F。